青春期失控的我與我,今敏《藍色恐懼》(Perfect blue)超強運鏡自我的關係

青春期失控的我與我,今敏《藍色恐懼》(Perfect blue)超強運鏡自我的關係(宣傳封面)

我是誰?

這個問句大約從青少年時期開始,一直到長大成人,每當有價值觀、想法、態度與自己碰撞時,就會冒出來。今敏在藍色恐懼中,運用動畫特有超出常理的運鏡與前後景對比,表現出「另一個我」的存在,並讓「另一個我」與「我」開始互動。

關於「我」這個概念,小時候大多是經由他人如家長、老師、重要的朋友,在談話、教導及互動中,慢慢模模糊糊建立起來「我好像是這個樣子」的形象。 再大一點,我們慢慢位移出自己看待自己的眼光,也漸漸可以有選擇,建立「我怎麼看我自己」或是「我想要的我自己」。
在未麻的眼裡,或者說是公眾人物的形象塑造上,額外將「別人怎麼看我」這件事,進一步交託在別人手中。
如此一來,這個「我」就不再只是自己與別人互動中所察覺的堆疊概念,而是經由別人的手,捏塑出一個「別人希望大眾看到的我」的樣貌。
說到這裡,「我」已經被形容到很難懂了。而今敏就是這麼厲害的在電影中呈現出這些樣貌,透過未麻的默許,更或是默認,她的自我形象就在更多「他人」的參與中被形塑,在來回擺盪間逐漸於內在崩解。

動畫大師今敏一鳴驚人神作!【藍色恐懼:數位修復版】HD中文正式電影預告;from 觸電網

目前在網路社群爆炸的時代,關於「我的形象」,不僅止於人與人、自己與自己互動,而是每個社群頁面都像是小的公眾人物縮影,只要有加過的好友(甚至有些公開資訊是任何人都可以查閱到的),不管親疏遠近,PO出去的文,就在替自己代言。

這也讓我們在看其他人的公版形象時,容易誤以為這就是全部的他,或是原來這樣的生活是大家喜歡的、才會有人按讚的。所以,我是不是也要這樣做?一來一回之間,我們容易把注意力放在他人的形象上、自己於社群的形象上,那那些真實的自己的樣子呢?認識的其他人「真」嗎?「自己怎麼看自己」的來源還在自己手中嗎?有自己的主導權嗎?

理想我與自我的衝突

自我的形象長出來之後,不管是由他人或自己,我們可能在心中還會再有一個「理想的自己」長什麼樣子。以職業來比喻可能較好理解,例如:有些人立志要當老師,表示這個職業的形象,有自己想要的樣貌,可能是認為老師受人敬重、是某方面的專家、有穩定的收入等等。 透過自己的想像去描述老師這個職業,就能更符合自己理想老師的輪廓。
有時候描述完一兩輪後,又會發現,似乎不一定要是老師這個角色,才符合這樣的理想。這裡的一來一往,就也加深自己對自己理想的想像與認識。 接下來問題來了,現在的我,跟理想的我,會不會有很大的落差?我達的到嗎?達不到怎麼辦?要修正理想我?還是修理掉我自己?

這時候的衝突,也可以說是自己跟自己的矛盾,越長越大,我們對自己的認識也越來越多,有哪些事情可能擅長,哪些事情不擅長,限制在哪裡?慢慢會越來越清楚,這時候曾經想要成為的那個理想,會不會變得搖不可及?另一種狀況是,已經達到了過去想像中的理想,卻發現跟自己想要的有落差;更複雜的還有一種狀況,是我們對自我的認識跟著物換星移,隨時間和經歷到的事物而改變。

像未麻,發現理想的自己與現在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互相矛盾,甚至往反方向發展成另一種自己的樣貌。這樣還要繼續嗎?

「我」可以有很多面向

前面講到自我的建立,可以從他人、社會的評價而來,也可以漸漸從自己對自己的感受與理解出發。又說到自我形象與自己心中理想的樣貌,可能會經過時間與自我狀態而有變化,需要不停地審視與調整。但這些描述對於「我是誰?」這個提問的解答,好像有那麼一點摸不上邊,畫不出形狀。

其實,「我」可以從很多地方長出來,會用「長」來形容,是因為這是可以練習的,或是每天都可以跟自己發現新大陸。比如常被說是濫好人,就慢慢練習拒絕;被說是冷淡不友善,就常識早上點頭打招呼。 當我們發現自己有哪些習性之後,就可以反方向刻意練習,比如以理性跟感性來說,被說很理性的人,一定也有感性的一面,只是藏起來或是在某些時刻才會展現出來,那如果刻意練習,偶爾說話帶點感性呢?

又當我們遇到某些全新體驗或已經成為生活慣例的事情時,用新的方法解決後,突然發現,原來自己也可以這樣做事!
這種時候也許就是比較少被看見的那個面向的「我」長出來被運用了。 重點是,這些都是「我」,不是做了某些事情,「我」就會跑不見,而是「我」的多樣性增加了。這增加了我們面對怪獸的技能數量,增加我們處變不驚的能力與彈性。

當這樣對自我的理解強而有力時,我們也相對變得比較強壯,難以被其他人動搖自我。

常見的形容像是自我價值感、自尊的概念,當這些不夠有力的時候,我們會像樹幹還沒夠粗的樹,被風吹草動影響方向,擔心與焦慮著自己是不是長歪長醜了,而有晃動不安。

最扎實的方向,我們把自己的根往土裡紮,吸收養分成就自我,樹幹夠強大了,不只風吹草動奈何不了你,甚至可以給人盪鞦韆跟乘涼呢!


以上,就自我探索、自我形象、自我認同、自我建構、理想我與現實我進行簡單的分享與說明,這在青春期的時候,因為受同儕影響更加明顯,因此也是最動盪的時期。這時候如果真的一直有些迷惘也是沒關係的,重點是在周圍找到至少一個可以安穩聽自己說話的人,並且透過正向肯定的回饋,慢慢就會長出自己合適的模樣、走出自己自在的道路。

若您是青春期的朋友,周圍比較找不到信任的大人,且還在求學階段時,強烈建議可以到學校的輔導室或諮商中心,尋求專業輔導老師與諮商心理師的協助,原則上求學階段,可以運用免費的輔導資源,特別是在大學階段,諮商中心裡面都是直接可以找到諮商心理師的。若您是家長或已經成年者,想要找人進一步了解自己或自己青春期的孩子,可以到社區諮商中心、各地衛生所尋求地區的心理諮商服務;或者到心理諮商所等尋求協助。

當然,若您有相關的經驗或感想願意分享,也歡迎與我們<哈米思信箱>聯繫。


站內關聯文章推薦:

樓與青少年自殺議題的相關性? – 哈米思 (heart-miss.com)

外部連結參考:

https://okapi.books.com.tw/article/13535
【馬欣專欄|記憶中的一瞬之光】當名氣就像個充氣娃娃──《藍色恐懼》的未麻

https://giloo.ist/episodes/652
藍色恐懼:數位修復版 Perfect Blue (giloo)

你看過《藍色恐懼》嗎?這部動畫神在哪、導演今敏又神在哪?《 追劇七七 》EP 021|志祺七七

error: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