樓與青少年自殺議題的相關性?

墜樓跟高樓有關嗎?如果有關的話,只限於青少年嗎?

111/11/15我一如往常悠閒地划著手機準備醞釀睡意(其實這樣是沒辦法醞釀睡意的),沒有什麼意義的慣性動作,突然被一篇推爆了的PTT頭版吸引住,而且立刻打電話給朋友驚呼,怎麼回事!!

我們試著善意解讀這件事,會不會被斷章取義了?或是數據上是不是反映些什麼?天馬行空猜測:會不會這些青少年都是住得起高樓的?(社經地位或地域性的差異)又或者其實想表達的是工具越容易取得,自殺的風險會較高的理論?

的確,報導與工具易取得性,這兩項目是與自殺防治是高度相關的。

*所以,禁止或規範報導用字或自殺相關訊息是已確信有效的防治方式

*高樓這個工具算是易取得的嗎?這個可能牽涉到消防法規與樓層管理規範。

曾經有個前輩分享,跟案主討論自殺計畫的時候(對,無所畏懼的就是要討論下去),光是要找一個樓其實就有許多眉眉角角。

順帶一說,查新聞資料的時候,看到目前臺灣最多高樓的縣市是臺中市,那…臺中相關單位的皮是不是得繃緊點?

回到搜尋當天兒童權利公約的新聞報導,以下摘自yahoo新聞,前情提要,當天被問到的是生育率下降,自殺率反而升高,且大多與個人因素有關,不知道有沒有相關探討?衛服部表示:

台灣經過10年來工業化、商業化的發產,以及家庭支持力道降低的影響,確實讓兒少、青少年自殺率緩慢上揚,尤其最近5年來青年、青少年自殺率突然增加。但諶立中指出,若扣除跳樓因素,兒少的自殺死亡就沒那麼明顯。

問題來了,「你看到高樓,會想跳嗎?」

是因為本來就有這個念頭,所以選了這個方式。
還是因為這個方式,所以一時念頭來了才去使用?
我們再進一步,這個念頭怎麼來的?又是跟什麼有關聯?

以青少年族群來說,可能有幾個因素:

1.還在建立自我價值感/自我認同感,易在意他人眼光

做不好某些事情,可能會放大檢視自己,也會擔心別人怎麼看,可能會較不安,更甚可能不想出門,進而繭居。

2. 從家庭層面轉向同儕與人際的需要

社交需求的變化,對於同學、朋友或是想開始交往的心情,這些都更加複雜化對外在環境的適應,再加上近年來社交媒體的興起,網路世代的人際界限、社交形象及網路霸凌的各方面議題,也再再加深複雜性,包含隱私,時間界線、網路互動落差等等。

3. 生理發展對於衝動控制尚不成熟

前額葉大約到大學後期左右才會成熟,主要掌管衝動控制,而青少年期的衝動以及對於風險評估通常可能較低估,並且高估自己可以解決的能力。所以當這些都不能解決的時候,也許會有一種世界崩壞,天塌下來之感。

4. 對於事情後果覺得沒那麼嚴重,有時候只是試探性想知道會如何

承上點,高估能力與低估風險,有時候會聽到一些被救回來的人會提到,只是想要嚇嚇誰誰誰或是試試看,沒有真的想要自殺;或是,自殺也有可能有某種工具性(這部份牽涉到某些人格特質或精神疾患,一般遇到有人透露想自殺的念頭,我們都還是要認真對待)。

5. 楷模、模仿效應的影響

偶像藝人近期與自殺相關的新聞,已知可能會加深對於想自殺的人的負面影響與行動力,每每近期有這樣的新聞,在學校或社區機構服務的朋友就會開始皮繃緊,甚至如果是校園內發生的事,更需要進一步做校園安心宣導,讓被喚起的痛苦,有個接住的地方。

6. 資源與求助管道的運用能力

青少年族群的自殺防治,近年來其實多受重視,也陸續在推廣,這非常看各地自己系統中的處理方式,有些地方可能想找還找不到,有些地方是隨意就能看到相關的標語或口號,需要大家一起互相關懷才可以拉起安全網。

除此之外,大環境方面,這兩年疫情的關係,教學方式、同儕互動、人際相處都一再變化,甚至有許多圖文作家也開玩笑地畫出自己剛出生一兩歲的小孩,以後對於臉部辨識的能力會不會有落差(目前好像沒有明確研究說明,但如果在家中與家人互動頻繁且沒有口罩,應該不會有太多差異,後面發展社會化的時候也許較重要)。

遠距工作、遠距上課這麼久的時間,突然要回到實體見面,我想一定都需要適應期。這中間產生的壓力跟我們是否有發現這會是個壓力,也許也是另一個切入點。

最後,周圍的大人,自認為可不可靠呢?

當青少年求助的時候,得到的是重視?是訕笑?是忽略?或是更嚴重的指責或打罵呢?

當青少年不知道怎麼辦的時候?周圍的大人看得出來嗎?或是他有被教過怎麼適當的表達嗎?

有時候,或許我們也需要有人來教教我們怎麼做,怎麼表達,怎麼幫幫身邊的人。

我們也不是出生就會當大人,一起try and error,一起成長與學習,小人們也不會因此就討厭我們的吧。

我相信這些變遷在跑,我們也在跑,也慢慢會找到適應的對策,重新回到平衡。

而,自殺議題也是,痛苦在跑,我們也是,也許當下有人跟你一起跑一段,也會有個對策或暫時的平衡讓我們再走一段,多年後回頭,也許是另一種養分。

上述討論供主要照顧者與周圍親朋好友們參考。
本文章僅就常見情形進行討論,無法推論到所有狀況;若您在思考或找人討論後,還是有相關困惑或相關煩惱,歡迎與我們聯繫(哈米思信箱)。

error: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