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期療育與他的治療師們

早療與他的治療師們
(圖)早期療育與他的治療師們

近年來隨著資訊發達,越來越多父母來找我討論小朋友狀況時,小朋友已經接受了大量的早期療育課程,整個發展狀況不僅大大提升,有時甚至看不出第一次聯合評估所呈現的報告結果。

想當然耳,多數家庭若要讓孩子接受大量的早療課程,勢必也會影響到父母或至少其中一人的職業生涯;另一方面,大量的課程也會讓小朋友疲於奔命。我甚至遇過有孩子週一到週日的行程都是被排滿的,每天至少安排一到兩場次的早療或才藝活動;一方面不僅讓我讚嘆家長的毅力與犢子之情,一方面也讓我震撼(頭昏)於現代孩子們居然這麼早就需要大量的補習(給孩子一些自己玩耍的空間和時間吧…)

早療課程或活動,有政府補助也有自費課程。有些職類的專業人員,即使有錢也很難在孩子成長的黃金時期擠進開課名單中。畢竟這些課程為了提升小朋友的發展,幾乎每堂課程都需要客製化,即使是團體,參與的小朋友也不能太多,因此造成治療活動一位難求的狀況。

不論是要促進幼兒發展、均衡醫療資源,或將家長辛苦的血汗錢花在刀口上,我們都需要審慎評估孩子需要的專業職類課程究竟是哪些。以下就課程類型做基本的介紹,並進一步深入討論心理課程的類型與適合狀況。

早期療育課程們的基本介紹

(圖)醫師之外的都像是影分身!?

小朋友的一小步是小世界的一大步

不同專業背景的人員,有不同的治療目標;早期療育的孩子們因為還非常小,因此很多發展能力是可以彼此幫助、互為效益的,也就是促發其中一項能力成長時,很多能力會隨著一起進步

拿最著名的聾盲偉人海倫凱勒來說,他本來完全不懂蘇利文老師(特教老師)在他手上摸來摸去是在做什麼,直到有一天他機緣巧合、靈光乍現、突然頓悟了這冰冰涼涼流動的東西就是這個比手畫腳,也就是她突然理解<水>可以用符號來做表達之後,她的世界才正式與大家的世界接軌,從此開始能夠跟外界交流與連結。

當一個孩子有如此巨大的突破,不論是認知、語言、社交能力,甚至是感覺統合、大動作等都可以大幅改善(因為小朋友開始能夠明白指令,例如:別人要他往前跳,而不是往前走,再加上身體的控制感也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改善,因此改變的幅度是巨大的)。

也就是說,早期療育的孩子們,在各種治療課程中,學習到的能力,不會像電動一樣,只增加一個數值,而是全面性的發展。為了把握孩子們在早療的黃金發展年紀,與專業人員安排面授課程或活動,最重要的幫助就是藉由專業人員的『專業經驗』與『動態評估』,可以更加貼近小朋友,並適當的調整目標。

除了現場的實地課程活動外,每個專業一定會有回家作業,在家練習是為了反覆讓小孩有機會熟悉新學會的能力、促進相關技能的身心理功能,並且達到持續的改變。畢竟一週如果只在上課練習一次,跟天天在家裡面安排合適的練習,長期下來進步結果會非常明顯。

下列為了讓家長們好區分,我們在這裡簡要的說明一下不同專業與課程,在早期療育的年紀中,主要是在加強哪些能力。

(圖)治療類型說明

心理治療→先容許我們主打一下😆

心理治療是我們的專長,所以在這裡可以說明的更加詳細。
關於早期療育的心理治療中,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方式:

  • 兒童與心理師一對一的練習:坊間也有說是個別課或個別找心理師。不同的年齡與狀況會有不同的個人練習,直接由心理師一邊帶領兒童直接演練、促進個人能力發展,一邊進行動態持續性的評估,藉此幫助兒童持續進步,完全客製化的設計,並隨著小朋友的進步幅度做目標的調整。
  • 兒童們與心理師小團體活動:坊間也有說是團體課、團體活動、小團體、團體治療等,由2到8位不等的小朋友組成,由心理師帶領。因為是特殊需求的小朋友,所以成員不適合找過多的,合適自己孩子的小團體人數,建議家長與心理師直接討論。透過小團體活動,除了可以將日常生活、家庭、學校、個別心理課學會的新技能重新練習外,最重要的是培養入學準備、同儕互動、人際社交、情緒管理等能力。
  • 主要照顧者與心理師會談:小朋友學會的能力、進步的幅度、入小學前的狀況與準備度等等,或者回家要加強哪些方面的練習,都可以在這個時候與心理師好好討論。另外,如果家長在照護上有教養困難或照顧困惑、甚至是因此而造成夫妻關係緊張、家庭衝突或其他煩惱等,也可以與心理師進行討論。心理師理解後,會評估是否需要安排額外的諮商時段;除非有特殊狀況,本時段原則上以早療幼兒發展或系統資源合作等內容為主。

認知訓練

認知訓練最簡單來說就是知識學習;也就是會數數、會指認物品、會依據圖片進行分類、會讀、會寫、學會一個新的遊戲規則、學會唱一首歌、學會跳一支舞、學會解決一個問題等等,大致上會在學校裡面學習到的內容。這項能力通常會由家長、幼教、特教老師等,主力來促進孩子們在這方面的發展。

職能治療

職能治療主要是在練習精緻的動作,並且讓動作可以有良好的組織與執行;例如可以拿起湯匙、能夠餵自己吃飯、可以抓住球、可以抓住鞋帶打蝴蝶結、可以玩串珠珠的遊戲、可以拿剪刀剪色紙圖案、可以拿起拼圖來拼、穿脫衣服等。這些精細動作與日常生活自我照顧的動作能力,通常是由職能治療師來訓練。現代有許多職能治療師也會結合精細動作的遊戲,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增加社交互動的機會。

物理治療

物理治療主要是在練習粗大的動作、肌肉力量、肌肉耐力等;例如可以跑、可以跳、可以單腳站、可以上下樓梯、維持自己的平衡不跌倒等等。物理治療由物理治療師執行,在早期療育中,可以促進孩子身體活動並增加孩子整體發展的穩定性。

語言治療

語言治療是增進或改善語言或使用,從物理到心理。例如:語言本身(構音、語暢等)、語言運用(理解表達)、聲音生理結構(聲帶、頭頸部問題等)、吞嚥(神經、頭頸部、氣切、鼻胃管等)、認知能力(記憶能力、計算能力等)。語言治療由語言治療師執行,透過語言治療可以協助與溝通表達等能力,對於口吃、兔唇或特殊幼兒有吞嚥困難等狀況,可以尋求相關協助。

感覺統合

感覺統合是一種將視覺、聽覺、味覺、嗅覺、膚覺、前庭覺、本體覺結合在一起的一種能力;因為小朋友的這些覺受是隨著時間發展而增進的,除了要學會掌握好這些感覺,另外還要練習運用大腦的統整理能,對身體反應做出正確的神經傳導指令,使得幼兒可以對世界給他的刺激,做出適宜的回應(例如順利地跳上階梯,而不會踩空;或者輕輕地拍小朋友肩膀,而不是用力打下去)。

在感覺統合教室中,通常可以看到大型的單槓、獨木橋、溜滑梯、鞦韆、小山洞等等,結合大量的軟墊,大部分感統會由職能或物理治療師進行;有些學校或家庭中也會設計類似的空間,讓小孩可以消耗精力並達成平日訓練感覺統合的機會。

音樂治療、藝術治療、遊戲治療等其他

隨著時間演進,加上小朋友年紀還很小、活動能力有限,因此有許多不同的治療方式會運用相似的教具或媒材。只是台灣目前沒有官方正式認定的音樂、藝術、遊戲、精油、粉彩、園藝、樂高等治療師證照。

坊間依然有開設類似的活動或課程,有些是由醫事人員(心理師、語言治療師、物理治療師、職能治療師、護理師等)、社工師或教育人員(特教老師、輔導老師等)來帶領;有些則不一定由醫事人員或教育背景的老師執行,而是由學會、私人協會、外國等管道取得認證的人員。這些治療活動與一般才藝班的課程不同,著重在動作等相關能力發展或自我探索,而非某項技能的專長培訓。例如藝術治療不等同於美術資優班的繪畫課程、音樂治療也不是用來考音樂系的準備,若爸爸媽媽在找尋相關資源有困惑,可以進一步與專業人員做諮詢。

這類型的課程對孩子的發展有一定程度的幫助,多元刺激對小朋友來說可以刺激大腦成長,同時培養小朋友的興趣專長。只是這類型的模式,比較無法完全取代上述其他的專業治療資源,因此這類型的模式建議可以用來作為輔助。


以上,我遇到太多家長一知道小朋友需要接受早期療育就亂了套。一方面是家庭鬧革命,一方面是焦慮緊張而想要大量塞滿滿行事曆;到最後反而失去了與小朋友好好相處、用心體會他們成長的這段珍貴時刻。

需要早期療育的小朋友,每個小朋友的狀況嚴重程度不一,絕對是要個別化的設計,這反而才是最需要專業人員去陪家長一起停下來思考和討論的。

若您的家人是好幫手,您可以與家人們一起好好討論,並視情況再來安排這些早療活動。若您對治療資源或活動安排不是很熟悉或才剛接觸,建議可以與早療個管社工、心理師、特教老師等討論,進行整體資源盤點後,再考慮看看到底要安排哪些課程,讓時間金錢花在刀口上,這樣也才有時間好好照顧自己。

若您有相關的經驗或困惑想要分享,也歡迎與我們<哈米思信箱>聯繫。


哈米思站內相關資源:

當孩子需要早療,家長最需要的是? – 哈米思 (heart-miss.com)

我的小孩需要早期療育嗎? – 哈米思 (heart-miss.com)

站外相關本篇參考資料:

早期療育、早療是什麼?我的孩子需要嗎?|親子天下 (parenting.com.tw)

早療種類有哪些?語言、職能、物理和心理治療課程,又有什麼不同呢? – Heho親子0-6歲兒童發展指南

error: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