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希望我的孩子能養活自己,難道錯了嗎?

這是最好的時代,也是最壞的時代。

這段話既優美又真實,寫在狄更斯的雙城記裡面。
 故事描寫著法國大革命的背景,闡述貴族與平民的脈絡。

有的孩子直接跟我碎念:
 「又不是我想要被生出來!我哪知道要做什麼(工作)?」
「我根本不知道怎麼做學習歷程!老師也沒有教啊!」
「我已經按照家長的期待,完成了他們想要我讀的科系,他們還要我繼續考公職!」

很多家長心急如焚的委屈訴苦
「我對他們又沒有特別的要求,就只希望他們健康長大。我連跟他們要孝親費都不敢奢望了,只要求他們未來可以養活自己,這樣也太過分了嗎?」
「我/小孩都幾歲了,連找工作都不肯,難道還要我去找?」
「小孩整天都在家,就連白天要叫起床都很困難,更別說去賺錢。這樣永遠都要跟家長伸手要錢,小孩也不會覺得不舒服或生活很沒意義耶!?」

特別是特殊教育學生的家長,會格外的擔心:
「我當年就是考量到這點,才又生了個弟弟妹妹,結果沒想到居然兩個孩子都有狀況!」
「我這麼嚴厲,就是要我家哥哥/姊姊更用功努力,他們將來才有辦法照顧(特殊生)弟弟妹妹。」
「(特殊生)畢業一段時間,連日間照顧都排不上機構,更不用說工作。整天都待在家,跟我們大眼瞪小眼,這樣我們老了到底該怎麼辦?」

直到孩子成年、畢業、該找工作,踏入社會,(並且還要工作的穩定)前,
許多人道是天機算不盡,禍福輪流轉,
只剩下滿頭白髮唏噓,焦慮又導致親子關係緊張破壞。

以下簡單從三個方向提供家長參考:

一、實在很難跟孩子對話,
  就只好先由我們ㄉㄨㄞ~~的增加彈性吧!

普遍情況中,我們很容易認為:只要好好學習一技(多技)之長,等到一定年紀,自然而然可以出門賺錢養家活口,而且這還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不可撼動的事實。
最起碼要養活自己,最好還可以供養父母,更甚者要青出於藍,生活一代比代好。
這條筆直的線,推動了跨文化的歷史,滾動著生活與日常,宛如日昇日落,又好比春夏秋冬,不容許任何質疑、轉彎打結,更別說是斷掉

無獨有偶,台灣家長的煩惱並不孤單。
早在2005年開始,BBC(英國)新聞就在報導,成年初期的孩子們,在離家的過程中失敗了。稱這群人叫KIPPERS(醃魚、父母口袋裡的孩子)。
美國,Boomerang Children(迴力鏢世代)也開始有越來越多文章在討論,與父母同居住的成年子女,在2010年更是高達1580萬人。
義大利更在2009年倡議立法,想要強制子女在18歲後,必須搬離家庭自主生活,但是最後因為輿論壓力沒有成功。
日本在2010年時統計,35-44歲的人與父母同住,比1990年代的統計人數多出10個百分點
香港在2011年統計,25-34歲還在與父母同住為45.9%

回到台灣依據勞動部的統計,110/9/28日查詢結果,從106年畢業至110年畢業的大學生們,依然有接近20%,也就是23萬左右的畢業生,依然在待業中。而這些年輕失業的人口,並不包含沒有大學畢業的同年齡層。

造就出孩子不願意離家,甚至不找工作,有很多層面的探討。
有許多研究指出,X世代(1964-1980間出生)或Y世代(1981-1996年間出生)是第一代得去面對:不論怎麼拚,薪資結構絕大部分都會比父母親收入還要低的一個年代。
這些財務限制不是簡單的個人努力或個人性格可以來責怪,這很大部分是因為各種系統結構的問題而造成的,包含:更普及的高學歷、勞動市場幾乎都使用臨時工、永遠居高不下的房價等;加上新冠疫情更造成各國都面臨到的不同年齡層失業潮。

另一個層面,因為經濟狀況變化,其實也有許多父母是主動邀請孩子回家或搬去跟孩子住,例如說小夫妻都在工作,而需要免費的保母時,就很有可能會有已經成年甚至結婚生子的子女,依然免費或低價住在老家等狀況。

綜合來說,當我們做父母親的,激勵或鞭策著孩子,完成過去想像中的生涯旅程時;順利完成學業的孩子,不論學歷或畢業學校為何,(雖然學校環境多少還是有差別),但孩子們最起碼學會了「如何學習」部分「問題解決」的能力。
然而,有些孩子在學習過程中,因為各種生涯困境而無法畢業、升學、(取得公務員資格時),家長自然會挫敗,擔心孩子未來該怎麼辦。

但更核心的是大環境的變遷與影響,本來就不是我們可以掌控的
練習去搞懂這些不能掌握的變化,同時照顧好自己,進而照顧好周圍的人,是面對焦慮與擔心的良藥。

二、從小就培養孩子:哇!跌倒了!
安慰拍拍,擦乾眼淚再爬起來去玩的能力吧~

歷經了幾次教改,目前已經進入了12年國教的階段。
除了學習歷程之外,科目也都變成以素養為核心來做課程上的規劃。
這些改變告訴大家,目前太多資訊與知識都是唾手可得、「知道」不再那麼稀奇。

就連我在跑偏鄉心理健康服務時,都發現過去我們可能以為偏鄉地區的資訊或3C比較不發達,取得資訊不容易;當然在物質、醫療或教育資源上還是有很險峻的城鄉差異,但是現代孩子們人手一機的狀況,真的非常普遍。

因此,除了傳統上國英數這些基本科目,或者大學科系相對專業一點的認知、情意、技能外,大家在學習發展或在意的內容,已經不是只侷限於IQ、EQ這些方面,而是包含了學習策略、SQ與AQ

IQ,Intelligence Quotient,智商。小時候大家可能都在學校做過類似的測驗,也是最悠久的智力指標,也就是傳統用來看人聰不聰明的指標。
EQ,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,簡單來說就是情緒智商。從1990年代左右開始被使用的專有名詞,著重於自我意識、自我評估、自信心、自我激勵等「自我」問題。
SQ,Social Intelligence Quotient,社會智商,著重在怎麼跟其他人互動。
AQ,adversity quotient,逆境商數,重點在一個人怎麼面對自己的挫折與壓力,也就是復原力或韌力的意思。

父母親若對多元智能的部分有更多了解,鼓勵孩子去練習不同的能力,當生涯轉換的挑戰來臨的時候,也會有更多方法來面對。

三、如果真的發生了...我們可以怎麼辦?

一般成年子女的狀況:

成年初期的就業困境是越來越多人討論的現象;這現象的確會造成年邁的父母在退休年齡、養老金、退休生活等等上,非常直接的影響。 一般的家長可以思考:
自己的財務規劃如何?
如何與成年子女溝通?
如何與成年子女討論生活當中的責任?
家庭生活規則是否要重新討論?

有些家長來找我討論時,表達自己其實並不在意錢或孩子的職涯規劃,(甚至有些家長很歡迎子女同住或依賴原生家庭);但是最在意的,反而是成年女子搬回家住,卻依然不願意分擔家務,將家事理所當然的丟給家人處理;家長出門工作,孩子卻還在床上呼呼大睡睡到中午(我接受你沒有工作,但至少起床,幫忙打掃一下家裡!)

這些部分您可以先嘗試與自己的親朋好友另一伴集思廣益,接著跟成年子女在合適且有點正式的氣氛中,認真的討論。

身心障礙子女的狀況:

越來越多人提出挑戰:身心障礙學生畢業後,到底該怎麼辦? 

越來越多特殊生畢業後,嘗試進入大學繼續就讀,家長企圖使孩子不要跟社會脫軌,白天還可以在學校待著。 但根據統計結果,不論在哪個教育階段結束,身心障礙的成年子女極大多數會返家,順利就業的比例相對偏低

目前在特殊教育領域中,有將職業轉銜列入教學範圍內。
從高一開始,就陸續會進行職涯轉銜的評估,並慢慢地將可能的方向納入個別化的教學內容。 

在社區資源中,部分地區嘗試使用方案來支援畢業在家的特殊生,不同地區的資源投入不同,有些是社工不定期到宅或電話訪視,也有部分是將相關資源連結。

此外,除了被動等待政府資源外,也有些比較積極的家長,嘗試做出不同類似共同生活圈的藍圖,相關報導可以參考下列文章:可以參考下列文章。

http://www.tcdca.org/?p=5935
【生涯專論】共伴家園實作—重度心智障礙者更長遠的生涯規劃

https://www.kanner.org.tw/about_service.aspx?id=7&type=11
肯納莊園–自閉症家屬與基金會合辦

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topics/mental-illness-community-between-ideal-and-reality 走出愚人船–精神病患社區家園理想與現實的距離

不論如何,身心障礙成年者的生涯安頓,的確需要更多社會關注與政策的推動。
若您是身心障礙者家長們,對於身心障礙子女該何去何從想要對政策有些聲音,
參與公眾事務、類似狀況的志工、組織或團體
會是一個非常重要集思廣益、持續發聲的重要過程。
相關政策或資訊如有最新更動,哈米思也會持續追蹤。

不論是普通成人或身心障礙成人,家長在陪伴與照顧子女成長的過程中,對子女的生涯或未來感覺到困惑、挫敗或沮喪是非常自然的。

若這些情緒強烈到會影響父母親的生活,影響親子關係,產生嚴重的衝突,甚至導致家暴時,強烈建議向諮商心理師尋求協助。

上述三個方向供主要照顧者參考。

本文章僅就常見情形進行討論,無法推論到所有狀況;若您在思考或找人討論後,還是有相關困惑或相關煩惱,歡迎與我們聯繫(哈米思信箱)。

error: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