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負面情緒亞洲最低!世界調查報告統計大家如何排解情緒?

大家有沒有發現,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了?

很多人推測,也許是這幾年疫情冗罩,負面情緒自然比較多。
但是根據蓋洛普的全球調查報告,早在疫情前,全世界的負面感受(例如:悲傷、憤怒、疏離、壓力等)已經達到15年以來的新高峰;依據相關研究,甚至推論指出新冠之後,下一波嚴重流行疫情就是心理健康議題。

現代人為什麼負面情緒、壓力越來越大、罹患情緒困擾或精神疾病的人大增?

除了新冠疫情反覆,導致許多生離死別,不僅是國界,連城市之間在封城時期也出現了真正的圍牆。很多地方想去不去得、很多人想見不能見、很多疾病想治療卻求不得醫療資源,這些明顯地造成近年負向情緒增高。
大時代巨變,導致網路科技日新月異、資訊知識量爆炸、人口結構、工作型態、人際互動變化等方向,來做負面情緒增長的討論;另外也有從社會變遷、世代差異等觀點來做推論。
但不可忽略的,目前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視、相關資訊的科普、以及心理健康的處理方式也越來越精緻。

那麼,在心理學變成科學或醫學之前,大家到底是怎麼排解自己的心情不佳呢?

依據2020年的GALLUP的世界調查報告,世界各地的人們最常/最傾向處理焦慮或憂鬱的方式有這些:

  1. 跟朋友或家人談談(78%)
  2. 增加促進身體健康的生活行為(73%)
  3. 去郊外或戶外活動(71%)
  4. 改變一些人際關係(62%)
  5. 改變工作環境(53%)
  6. 透過藥物治療改善(49%)
  7. 跟心理專業人員討論(43%)
  8. 加入宗教團體或參加靈性活動(43%)

這些數據,從研究報告繪製的世界分布趨勢地圖來看,所有地區幾乎都把與朋友或家人談談擺在第一名;除北美與俄羅斯這些科技與大自然並進的地區,民眾才會比較傾向將郊外或戶外活動列為優先,然而緊追在後的第二名,依然是朋友或家人交流。

亞洲在改善情緒的習慣方式中,有著比較特別的分布,第一名是增加促進身體健康的生活行為,第二名是去郊外或戶外活動,第三名才是跟朋友與家人聊天。這多少顯示出亞洲地區,不論是因為民族或文化的特性,大家傾向先由身體健康、自我要求、改善生活品質等為優先,接著是嘗試接觸大自然,至於第三名才是向家人朋友尋求支持。
可見亞洲地區的人在遇到情緒不好時,比較傾向自己先嘗試過一輪,才會去尋求人際支持與協助。

上面是調查大家傾向使用的自我照顧策略,這項研究近一步詢問:「哪種方式是真的可以協助到心理健康或情緒改善呢?」

根據調查報告指出,能有效改善焦慮與憂鬱的順序如下:

  1. 去郊外或戶外活動 (95%)
  2. 增加促進身體健康的生活行為 (94%)
  3. 跟朋友或家人談談 (完全肯定排序為第三名) (95%)
  4. 加入宗教團體或參加靈性活動 (91%)
  5. 跟心理專業人員討論 (完全肯定排序第五名) (91%)
  6. 改變一些人際關係 (完全肯定排序第六名) (91%)
  7. 改變工作環境 (90%)
  8. 透過藥物治療改善 (89%)

這些資料顯示,目前世界多數人普遍認同,只要想改善情緒並嘗試上述的方式,原則上有將近90%的機會可以改善。

最多數人採取的策略,向朋友家人尋求支持,這方式發揮的實際結果與期待效果,大概有17個百分點的落差。也就是說,跟朋友或家人談談,為自己找到好的支持人際關係,對多數人來說有一定程度的幫助;但找親朋好友聊天,到底有沒有辦法改善情緒?就很看我們找到的親朋好友們,有沒有辦法可以緩解我們的沮喪、是不是有足夠能力友善陪伴、或者能幫助我們實際處理困難。

確實有正向改善情緒效果,可是大家比較不常採取的方式

落差最大的前兩名就是:心理專業人員討論、宗教或參加靈性活動。
採取這兩種方法,他們的成果高出大家習慣採用的方式約48個百分點。另一個超過40個百分點的是藥物治療。這地方顯示出,目前越來越多人知道心理健康有相關的專業可以協助,對於身心靈的健康也越來越加重視,只是當前心理專業、精神醫療、宗教靈性健康的普及率和推廣率還有可以加強的空間。

回到台灣的心理健康評比

最後跟大家分享,台灣在近幾年世界性調查研究,【獲得最低負面情緒】的分數項目中,從2019年開始,幾乎一直在第一名上下,始終名列前茅。這代表台灣民眾,對於如何應對嚴苛環境或壓力,雖然不清楚原因或方法,但相較世界其他地區,有更高的保護因子。另外在2019年至2021這段疫情肆虐的期間,台灣在聯合國發表的世界快樂報告中,也顯示為西太平洋地區亞洲國家的第一名。

就我服務與研究的經驗,台灣不論是健康意識(包含身心靈)、治安、自由與風土民情,撇除政治紛鬧等因素,的確實較世界其他地區,有很多值得肯定的保護優勢。

但這也表示,對於要表達憂鬱焦慮憤怒等負向情緒,多數台灣人是採取比較保守與克制的。過往曾有藝人說,憂鬱症是因為不知足而造成的。這引起醫師跳出來呼籲,憂鬱症有其生理的病理原因,不是單純所謂的不知足或不惜福,甚至也不一定是個案的抗壓性差;有時憂鬱症個案反而是因為抗壓性太強,所以等到大爆炸時,或影響心理健康時,往往已經是忍無可忍、堆積已久,因此才會陷入嚴重的低潮。

這也是多數人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的同時,對於是否能有效處理負面情緒?是否可以有效處理面對精神疾病?反而顯現的較為缺乏信心和困惑。

這些狀況加深了汙名化與標籤化的困境,導致即使臺灣的心理諮商所、心理治療所、精神科或身心科診所越來越密集;或政府逐步推廣社安網並設立社區諮商中心,在各地衛生局所內增加心理健康諮詢等,社會環境的氛圍依然使得有心理健康或精神疾病照顧需求的人,對於求助正式專業資源,就算管道增加了,還是小心翼翼與戰戰兢兢。降低汙名化與標籤化所造成的歧視,正是大家可以一起努力的方向。


以上將世界調查的大數據提供給大家做參考,並提供一些常見的情緒小小處理方法;如果將上述的情緒照顧方法,融入平日的生活日常進行保養,對於提升情緒穩定和精神活力都會很有幫助
若您發現透過自我照顧的方式,並沒有辦法有效改善憂鬱難受的情緒,建議可尋求諮商心理師的協助。
若您在閱讀完本篇文章之後,有想要進一步討論,也歡迎來信<哈米思信箱>。

error: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