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虎隊的《紅蜻蜓》唱到:
SHE有一首歌《不想長大》,歌詞是這麼說的:
盧廣仲也又一首歌《大人中》,歌詞說道:
不只有這些,許許多多的歌在描述著長大,可見這是許多可產生高共鳴的內在感受,但卻很難在親朋好友談天之間這麼明白地說出來,所以我們唱歌(笑)。在不同的年代之間,這個現象不曾遠離過,有些用著叛逆的語氣,有些感慨,也有一些無奈與接受,或是一些對著遠方未來的祝福!
用感性層面延伸來說,長大,好像是內心有說不出的感受,五味雜成,有時候是一個剎那間,好像自己不像「以前小時候」或不像「我」了。
在青少年的叛逆之後,就咻的一下長大成人了嗎?
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直接搖頭說不,怎麼可能?但要說還在叛逆期,又好像沒有那時候的反抗或彆扭。美國學者Arnett發現從青少年到成年的成熟,中間有一個為時幾年的過渡期,他稱之為「成年初顯期」,在18~25歲之間,這時候感覺自己不是青少年,但又好像稱不上大人。剛好是臺灣大學或研究所畢業又剛出社會找工作的時期,主要的特徵:
- 認同探索,多方收集經驗與思考自己,慢慢認識自己是什麼樣的人,自己怎麼與世界互動。
- 不穩定,不怕換工作、搬遷與變動,認為可以多方嘗試不同的可能性(包含感情)。
- 關注自我,較專注在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上。
快要接近30歲的那幾年,也差不多踏入成年早期階段,漸漸會有一些方向成形,像是:自己的角色定位、職涯方向與伴侶選擇。這也是一種從依賴到獨立的轉折,原本經濟依靠父母,開始打工或是正式工作後,有一些自己可以怎麼運用自己資源的想法,再擴展到自己想要的生活、交友或是親密關係。有些這個時期的人會這樣說:
「總覺得好像現在有些經驗,但又稱不上就是要做這個。」
「學校裡學的我不一定有興趣,想多嘗試不同的可能。」
「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所以什麼都做看看,反正還年輕啊!」
慢慢也會有不同的困惑與焦躁
「這些是我可以做的,那什麼才是我想要的?」
「我有我自己的價值觀,有些人事物好像跟之前不同了。」
「工作上就是有些事情不能說不能做,要怎樣怎樣做比較可以生存。」
這時候開始「自己要的」跟「社會要的」兩邊磨合
有些壓力需要調適,來自家裡的、感情間的,工作上的,價值觀與認同感,在「大家」與「自己」之間來回拉扯。越來越對「自己有自主性」有感,有時感覺不上不下或是左右為難。
在生涯發展上,經過探索後,進入某個職類一段時間,慢慢進入成熟期,也有一些人決定轉入不同的領域,從來回適應到游刃有餘,是一種對自己的選擇,雖然掙扎不安,但也帶著篤定。既然是自己選擇的路,帶來了什麼後果,甘願不甘願或是挫折或是成功,也多多少少自己扛起來,這就是成年之後肩膀上的責任。另一邊,也許探索過程不這麼順利,迷惘與困頓,對責任與分擔的部分可能也還不急迫,這時探索與發展時期就需要更多時間,可能停滯也可能憂鬱。
這個時期找到自己的價值與產值,也連帶與成年初期再邁入成年期的生產有關,對社會的、對家庭的、以及對自己的實現。
也不是都左右拉扯,有時候是比例分配,或是角色的來回轉移
不是長大了就永遠只能當大人,有沒有某些時刻、或某些人面前,可以不是大人?
以Super的生涯彩虹理論來看,他將生涯發展分為三個層面來解釋:
1.時間:以年齡為區間,分為成長期、探索期、建立期、維持期及衰退期。
2.廣度:以角色來看,越年幼所擔任的角色越少,進入不同時期開始越來越多的角色同時存在。
3.深度:在某種角色中所投入的程度。
在青春以上,大人未滿的這個時刻,剛好是Super所說的探索期尾端到建立期前端,再細分為嘗試期,從摸索、實驗到安頓。這個時期的角色,也從學生、休閒者再加上公民及工作者,進入30歲左右,還會有持家者的角色累積進行著。隨著廣度增加,不同的投入程度也會因此而有差異,在角色上的跳動,因地制宜的轉移,變成一個需與社會接軌的磨練。
這也連帶與界限有關,哪些是角色轉移之間,價值觀與社會期待我們長成什麼樣子?哪些是我們期待對方角色或自己角色的樣子?我們有沒有彈性是我們不一定要按造誰的期待做事?或是我們選擇依照期待處事而不委屈自己?
以上關於長大成人的過渡期,有許多掙扎、憂鬱、陣痛,如果有需要都可以與親近的人聊聊,或是找我們<哈米思信箱>喲~
站內文章推薦:
青春期失控的我與我,今敏《藍色恐懼》(Perfect blue)超強運鏡自我的關係 – 哈米思 (heart-miss.com)
外部文章推薦:
你是30歲的孩子,還是20歲的大人? – 今周刊 (businesstoday.com.tw)
生涯規劃怎麼做?一張圖秒懂:生涯規劃不是「選工作」,而是「經營人生」|經理人 (managertoday.com.tw)
轉大人歌曲點單推薦: